截至今年4月底,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1589万千瓦
因此,今年硅料价格底部大概率在65~70元/kg。
(刘宣烨 摄)据国家电网宁夏中卫供电公司介绍,宁夏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规划容量3GW,总投资超150亿元。宁夏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一期1GW工程(无人机拍摄)。
(刘宣烨 摄)据了解,项目围绕沙漠化程度、生态环境及植被类型等实际情况,立足现有流动沙丘固沙、治沙经验和荒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,以治沙为核心,边建设边修复,实现了项目区社会、经济、生态效益的最大化。22日,作为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的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一期1GW工程顺利投运,标志着宁夏首个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正式并网发电。腾格里沙漠新能源输送通道(无人机拍摄)项目投产后,年发电量达57.8亿千瓦时。自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内蒙古、宁夏沙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方案以来,当年11月,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首期1GW光伏项目就全面开工建设。
在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,是我国支撑如期实现双碳目标、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、提高能源安全保供能力的重要举措。宁夏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一期1GW工程(无人机拍摄)。随着技术的改进和产能的释放,多晶硅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,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,多晶硅价格已有下降趋势,2023年1月,多晶硅料实际成交价已跌破200元/千克,2月市场价格略有回升。
硅料的生产技术曾一度掌握在美、德、日、韩等外国企业手中,包括德国Wacker、韩国OCI、挪威 REC、美国Hemlock、 SunEdison(MEMC)、日本Tokuyama 等。多数企业掌握冷氢化、万吨级生产线集成技术等,生产能力不断提高,综合能耗不断下降,部分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已达全球领先水平,实现了经营效益的明显好转。2005年以来,随着我国光伏产业逐步发展,高成本、低性价比的落后产能被逐步淘汰、兼并,我国硅料产业呈现出终端需求爆发、晶硅原料产能、产量、进口量和消费量等四创新高,企业效益明显好转的特点,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。资料来源: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1年多晶硅产能增加主要来自于通威、保利协鑫等新建产线投产,以及中硅高科、聚光硅业等复产,在产企业设法提高产能利用率,部分企业产量甚至超过名义产能,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。
2021年,我国多晶硅产能达到62.3万吨,同比增加36.3%,产量约50.6万 吨,同比增加 27.8%,产能、产量均排名世界第一。资料来源:中国光伏行业协会
资料来源:中国光伏行业协会。同时,国内硅料企业有序推进技术改进,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水平。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预测,2023年硅料产能将进一步释放,预计2023年底国内硅料产能将达到240.4万吨,全年新增硅料产能规模约120.1万吨。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,202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82.7万吨,同比增长63.4%。
2021年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为77.4万吨,同比增加27.3%;全球多晶硅产量64.2万吨,同比增加23.2%。硅料的生产技术曾一度掌握在美、德、日、韩等外国企业手中,包括德国Wacker、韩国OCI、挪威 REC、美国Hemlock、 SunEdison(MEMC)、日本Tokuyama 等。资料来源: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1年多晶硅产能增加主要来自于通威、保利协鑫等新建产线投产,以及中硅高科、聚光硅业等复产,在产企业设法提高产能利用率,部分企业产量甚至超过名义产能,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。2021年,我国多晶硅产能达到62.3万吨,同比增加36.3%,产量约50.6万 吨,同比增加 27.8%,产能、产量均排名世界第一。
光伏产业链的最上游,技术门槛高,产线投入大。多数企业掌握冷氢化、万吨级生产线集成技术等,生产能力不断提高,综合能耗不断下降,部分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已达全球领先水平,实现了经营效益的明显好转。
2005年以来,随着我国光伏产业逐步发展,高成本、低性价比的落后产能被逐步淘汰、兼并,我国硅料产业呈现出终端需求爆发、晶硅原料产能、产量、进口量和消费量等四创新高,企业效益明显好转的特点,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。随着技术的改进和产能的释放,多晶硅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,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,多晶硅价格已有下降趋势,2023年1月,多晶硅料实际成交价已跌破200元/千克,2月市场价格略有回升
非入库项目不得纳入年度建设《通知》明确了进一步规范光伏资源开发行为的8条措施,即建立光伏资源一张图一个库、制定年度建设方案、规范资源配置程序、明确项目开工投产时限、完善项目退出回收机制、加强配套工程建设、优化接网服务和审批流程、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,构建全省光伏资源开发全生命周期规范管理格局。记者杨敏摄3月23日,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发行为加快光伏发电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在一张图一个库建设上,各州(市)根据新的三区三线和年度变更调查成果开展光伏发电资源全面排查,统筹资源条件、电力供需、生态环境保护、要素保障等因素,经州(市)要素保障部门审核并出具书面审核意见后,由州(市)人民政府报送省发展改革委、省能源局,按照应统尽统的原则汇总形成全省光伏资源分布一张图。《通知》明确,云南对光伏发电本体和配套送出工程,应同步规划、同步建设、同步运营。省级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,省发展改革委、省能源局每半年组织州(市)调整一次,电网企业同步完成接入系统规划调整。石林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生态农业光伏实验示范基地。
光伏发电项目按照装机的10%配置调节资源,可通过自建新型储能设施、购买共享储能服务和购买燃煤发电系统调节服务等方式实现。不在省级项目库的项目不得纳入年度建设规模。
省发展改革委、省能源局会同省级相关部门,从要素保障、落实并网条件等方面对光伏资源分布一张图进行会审,按照集中连片、整体推进、经济可行的原则提出项目,纳入省级项目库统一管理。电网企业对十四五拟建、在建项目于1个月内完成入库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规划。
各地不得在用林、用地等审批环节设置不合规前置条件,不得以资源出让、缴纳保证金诚意金、收益留存、企业援建等名义增加非建设成本。对纳入年度建设方案的项目,电网企业应及时办理电网接入手续,按照年度建设方案和动态调整的省级项目库,进一步优化光伏电站项目接网服务和审核程序,并明确了接网审批流程。
项目建设两个不得《通知》明确,列入年度建设方案的项目,完成备案后2个月内应实现开工,原则上开工后8个月内应具备投产条件,自开工之日起1年内应具备全容量并网条件。《通知》明确了8条措施,包括建立光伏资源一张图 一个库开发模式。同时,省能源局会同各州(市)根据项目成熟度和接网条件,按照20232025年每年建设规模不小于1500万千瓦,经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,由省发展改革委、省能源局于每年年底前印发下一年度建设方案。被收回开发权的企业,不得参加全省下一年度光伏资源开发建设。
《通知》要求,落实项目属地监管责任,建立项目月调度机制,重点调度项目要素保障、工程建设、投资完成、接网消纳等情况,采取在线监测、项目调度和现场核查等方式,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检查。因项目业主自身原因逾期未开工的,将限期整改,整改期不得超过1个月,期满仍未开工建设的,将收回光伏资源项目开发权,原备案机关取消备案
被收回开发权的企业,不得参加全省下一年度光伏资源开发建设。《通知》要求,落实项目属地监管责任,建立项目月调度机制,重点调度项目要素保障、工程建设、投资完成、接网消纳等情况,采取在线监测、项目调度和现场核查等方式,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检查。
项目建设两个不得《通知》明确,列入年度建设方案的项目,完成备案后2个月内应实现开工,原则上开工后8个月内应具备投产条件,自开工之日起1年内应具备全容量并网条件。电网企业对十四五拟建、在建项目于1个月内完成入库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规划。
石林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生态农业光伏实验示范基地。记者杨敏摄3月23日,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发行为加快光伏发电发展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《通知》明确了8条措施,包括建立光伏资源一张图 一个库开发模式。省发展改革委、省能源局会同省级相关部门,从要素保障、落实并网条件等方面对光伏资源分布一张图进行会审,按照集中连片、整体推进、经济可行的原则提出项目,纳入省级项目库统一管理。
不在省级项目库的项目不得纳入年度建设规模。同时,省能源局会同各州(市)根据项目成熟度和接网条件,按照20232025年每年建设规模不小于1500万千瓦,经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,由省发展改革委、省能源局于每年年底前印发下一年度建设方案。
光伏发电项目按照装机的10%配置调节资源,可通过自建新型储能设施、购买共享储能服务和购买燃煤发电系统调节服务等方式实现。对纳入年度建设方案的项目,电网企业应及时办理电网接入手续,按照年度建设方案和动态调整的省级项目库,进一步优化光伏电站项目接网服务和审核程序,并明确了接网审批流程。
各地不得在用林、用地等审批环节设置不合规前置条件,不得以资源出让、缴纳保证金诚意金、收益留存、企业援建等名义增加非建设成本。非入库项目不得纳入年度建设《通知》明确了进一步规范光伏资源开发行为的8条措施,即建立光伏资源一张图一个库、制定年度建设方案、规范资源配置程序、明确项目开工投产时限、完善项目退出回收机制、加强配套工程建设、优化接网服务和审批流程、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,构建全省光伏资源开发全生命周期规范管理格局。
「小礼物走一走?雪碧可乐来一罐!」
还没有人赞赏,支持一下吧
哇~真是太棒了